最新消息:
会员账号:
会员密码:
会员服务
客服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政策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动态  
无言的结局—2011年稀土行业回顾
[发布日期:2012-03-09  点击次数:2801]

国家的信心
  我国稀土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毋庸置疑,鉴于我国稀土行业发展无序、盗挖滥采严重、污染排放缺乏标准制约、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针对国外稀土市场的巨大需求和国外媒体不断营造的舆论压力,以及中国政府迫切要求整顿稀土行业的决心和信心,2011年,政府紧锣密鼓不断出台关于稀土行业的重量级政策法规,以彰显政府对于稀土行业的重视。
  稀土在工业中的应用不可替代,但稀土分离冶炼中的污染却令人触目惊心。“枯黄的玉米秆背后是钢铁丛林,丛林中数根烟囱正吐出白灰相间的气体。长满铁锈的管道穿过村庄,在村西3公里远的尾矿坝汇集,喷射出黑色的砂浆。”这不是电影生化危机里的场景,这是工业重镇包头市所属新光村的真实写照,新光村与包钢尾矿坝紧挨,在这里,骨科疾病与癌症像是常见的流行病,被媒体曝光后,中外记者蜂拥而至,这里顿时热闹起来,以至于采访的时候这里的村民笑着问记者敢不敢喝当地的水。中国政府早已察觉,向外界发布声明称对稀土减产并严控出口,理由之一就是稀土行业的污染问题。环保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由于过度开发,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下降迅速,稀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氨氮为例,稀土行业每年产生的废水量达2000多万吨,其中氨氮含量300~5000mg/L,超出国家排放标准十几倍至上百倍。鉴于此,2011年2月28日,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第一个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提高稀土产业准入门槛,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推动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1年5月19日,国务院终于发出最高级别的稀土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简称22条),22条称,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稀土行业发展中仍存在非法开采屡禁不止,冶炼分离产能扩张过快,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严重,高端应用研发滞后,出口秩序较为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22条从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依法开展稀土专项整治,切实维护良好的行业秩序;加快稀土行业整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稀土资源储备,大力发展稀土应用产业;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稀土行业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和指导,可谓自稀土行业发展以来最重量级的政策文件。22条明确指出,
用1—2年时间,建立起规范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冶炼分离和市场流通秩序,资源无序开采、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盲目扩张和出口走私猖獗的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22条还首次给出国家部委的明确分工,工信部、商务部、新闻办、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环保部以及监察部将共同为稀土这艘工业巨舰保驾护航。这可谓给行业大企业吃了一剂大大的定心丸。
  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令再次重现江湖。温家宝总理签署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下简称决定),决定在有色金属原矿中将稀土矿税率单独列出,调整为0.4—60元/吨,资源税调整方案尘埃落定。早在2011年4月份,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已经下发通知,决定自2011年4月1日起,统一调整稀土矿原矿资源税税额标准。此次国务院令发布,在于将资源税调整正式化和明朗化。自4月1日起,新实施的稀土资源税税额明确标准为:轻稀土,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60元/吨;中重稀土,包括磷钇矿、离子型稀土矿,30元/吨。而在调整之前的资源税暂行条例中,稀土按照“其他有色金属矿原矿”上限征收,即税额标准仅为3元/吨。此举意味着稀土资源税将提高10至20倍。
  2011年11月15日,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和海关总署再次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稀土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检查的通知》,决定对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进行专项整治,主要包括:“主要包括:本省(区)清理稀土探矿权、采矿权情况,是否存在违法勘查开采和超总量控制指标开采行为;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落实国家指令性生产计划情况,无计划、超计划企业是否全部停产;是否存在买卖非法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行为;稀土矿山、冶炼分离企业是否按照环保标准和有关要求,开展了环保核查及企业符合环保要求情况,是否存在漏查和不达标企业仍在生产的情况。稀土出口企业有无走私、违规行为。
  工信部稀土办主任贾银松11月30日通报了此次稀土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果,在稀土矿山开采方面,国土部门清理检查了稀土探矿权、采矿权,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探矿、非法开采稀土矿行为。1至10月,福建累计查处稀土矿无证开采98起;广东累计查处稀土矿无证勘查案1起,无证开采192起,越界开采8起;江西赣州发现违法行为288起,立案90起;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区关停和取缔130户小铁选厂、查处6起盗窃稀土资源案。在稀土生产方面,全国共排查25户稀土矿山企业和99家冶炼分离企业,其中有12户稀土矿山、74户冶炼分离企业被责令停产和主动停产整改。内蒙古23户涉及无指令性计划企业在8月31日前停产。截至目前,14户已经关闭,9户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据悉,今年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的产量将大幅降低,指令性计划将得到较好执行。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目前已有15户稀土企业通过了环境保护部审查并公示。在稀土出口秩序方面,中国海关查获多起走私案件。

  国家在稀土行业的决心令行业人士大声叫好,稀土行业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美丽的泡沫
  2011年初直至年中的稀土市场可谓疯狂。
  “生意社”发布了国内首份《稀土08价格涨跌榜》,旨在对国内八大稀土品种的价格波动展开全方位的监测,以及深度行业数据分析和投资研究,榜单由八大种代表性稀土产品金属镝、镝铁合金、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镝、金属钕、金属镨、镨钕合金组成。根据《稀土08价格涨跌榜》,2011年1—8月份,镝铁合金从1月4日的145万元/吨涨到8月30日的1230万元/吨,涨幅为748.28%,位居8种稀土产品涨幅之首,可谓涨幅惊人。而8种稀土产品中,涨幅最低的为氧化镨,从1月4日的23.5万元/吨涨到8月30日的95万元/吨,涨幅为304.26%,涨幅也相当惊人。
  而大致从7月份起,稀土价格就已经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下跌。从上海有色网的180天走势图可以看出,氧化镧6月19日价格在16万/吨出头,之后一路下跌,到12月16日已经跌至12万/吨出头;氧化铈价格从6月19日的19万/吨左右跌至12月16日的13万/吨上下;而氧化镨则从最高峰的110万/吨左右跌至12月16日的68万/吨;氧化钕则从144万/吨以上跌至78万/吨左右,可谓跌幅惊人。
  中国俗话说得好,“无商不奸,无奸不商”,人人都想自己的商品卖个好价钱。中国自古以来不乏商人,徽商、晋商、包括形容湖北商人的“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个个闻名天下。于是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了“囤积居奇”这个词,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卖出,获取暴利。
  在稀土暴涨的同时,库存战业已打响。上游企业将接近一年的产量统统运进仓库,即使已经堆积到无法再入库的地步都不愿销售;下游则是恐慌性地持续采购原料以规避涨价风险,并希望能够比同行多熬过一天,更夸张的是,徘徊于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的不可计数的贸易投机商,也开始大量囤积稀土,以期在价格顶点售出获取暴利,暴利吸引了无数的投机资本,大量游资进入稀土行业,稀土价格更加水涨船高,价格更加高企,则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又再次推高价格,稀土价格泡沫越滚越大,之后价格神话的破灭也理所当然。
  纵观这一年的稀土市场,用疯狂来形容毫不过分。
  
央企争霸和海外掘金
  12月15日,商务部官方网站公布了《2012年稀土、焦炭出口配额申报企业名单》,32家稀土出口配额申报企业,合格企业仅有11家,包括中钢、五矿、广晟有色、有研稀土等,包括包钢稀土、华美稀土等往年的配额大户在内的21家企业则处于待审核状态。包钢稀土风光不再。
  据6月1日人民网消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对内蒙古境内35家稀土上游企业进行整合淘汰,最终形成由包钢稀土统一开采、统一选矿、统一冶炼、统一经营和管理的稀土冶炼分离专营工作体制,整合最后期限为6月底,包钢稀土一时风光无限。但实际情况是,时至今日,本该在6月底完成的整合尚未完成,整合工作并不如想象般顺利。本来北方稀土就已经是包钢稀土的天下,经历这场整合,包钢稀土更被前所未有地推到专制经营的前沿。
  由于稀土价格大跌,稀土泡沫开始破灭,为进行保价,包钢稀土在2011年10月18日发布《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停产的公告》,在上市公告中,包钢稀土明确指出,为进一步稳定市场、平衡供需,包钢稀土决定自10月19日起,所属冶炼分离企业(包括直属冶炼厂、华美公司、和发公司、山东灵芝公司)停产一个月。近日记者得知消息,停产保价愿望落空,主导北方市场的包钢稀土无奈全面复产,面对的仍然是一个无比低迷的稀土市场。包钢稀土方面仍然坚持,停产保价对于稀土市场具有一定的作用。
  由于国家的极度重视,今年央企在稀土界动作不断,整合力度之大堪称前所未有。中铝、五矿、中色几大巨型央企开始南方稀土争霸之旅。
  2011年6月,中铝在江苏省收购了5家稀土冶炼公司,挂牌成立中铝(江苏)稀土公司,整合后拥有探矿权及采矿权的稀土矿资源量、稀土分离能力合计3.47万吨/年;同年7月,中铝与有研稀土、广西有色集团组建了中铝广西稀土公司,顺利控制了广西稀土资源;中铝还与广东省清远市签署了《合作勘查开发清远市稀土矿产资源框架协议》,意图在广东稀土界占据一席之地,中铝在稀土板块的步伐一直在前行。

  2011年8月,五矿和湖南永州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并签订了《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及江华县人民政府签订稀土矿增资扩股正式合同》,正式宣告控制了湖南的稀土资源;另外,五矿在广东也不甘示弱,尾随中铝进入广东,3月3日,广东省河源市政府官网发布新闻稿称,五矿与河源市政府在北京签署《合作开展河源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对河源市以稀土为主的矿产资源进行合理有序的勘查开发与集约利用,自此,五矿也控制了广东部分稀土资源。
  中色股份与广东宜兴新威集团于2011年7月7日签署了《中色稀土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出资人协议》,双方共同出资在广东省广州市注册成立中色稀土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色股份出资5.1亿元,新威集团出资4.9亿元。双方在合计完成10亿元出资后,该合资公司有望控制国内17000吨/年的稀土分离产能。
  究竟谁能成为稀土霸主,我们拭目以待。
  鉴于国家对于稀土行业的控制,以几大央企作为主导对稀土进行垄断专营,众多中小企业丧失采矿权,他们将目光瞄准海外稀土市场,开始海外掘金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老挝、北美及非洲,都具有可观的稀土储量。
  据《新世纪》报道,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以其丰富的稀土资源,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寻矿的下一个目的地,相关人士透露,目前也主要是民营企业在参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民营企业的活力,这位专家期待民营资本和国家层面的结合,但是他表示,这很难,需要谨慎对待。在海外并购方面,民营企业的表现更加灵活,它们更愿意在符合双方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商业合作模式的创新,更能够掌握当地各方面信息,将企业的运营融入到当地经济中,从而更容易控制市场风险。然而,目前给予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优惠政策仍显不足。另外,民营企业资金力量薄弱,因此,更需要与国家层面的结合。
  据悉,中金岭南、广西有色集团等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了海外稀土的合作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更多的是不甘落后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外寻求开发稀土的机会。江西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计划在南非西开普省萨尔达尼亚港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年产3000吨稀土氧化物提取生产线项目。
  
难产的中国稀土协会
  一年接一年的等待,令人翘首以盼的中国稀土协会终究没有在今年结束前挂上牌匾,于稀土行业一统江湖。而最近的消息是中国稀土协会顺利获得了工信部的批复,从此再无下文,这实在令人感到困惑,但这也正表明了国家对于稀土行业的谨慎态度。
  其实,早在2006年11月25日,筹备办公室就召开了协会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完成并审议了协会章程,在国家发改委稀土办公室的指导下制定了会员单位的资质标准,并征求了行业的意见,当时就有近40家单位提出申请并通过资质审查。协会筹备办公室将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政部提出协会筹备成立的申请,力争2007年上半年正式挂牌。然而,好事多磨,时至今日,中国稀土协会仍在筹备当中。
  从2006年到2009年的几年间,“推进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组建”都成为分管部委确定的当年中国稀土十件大事之一。
  随着2010年稀土之争愈演愈烈,有关于“筹办”的种种猜测也纷纷出台。事实上,这个小小的机构已经默默地运行了四年多时间,而中国稀土协会的成立时间也由原计划的2007年一再延迟。
  对于这家行业协会,外界曾寄予其“与世界过招”的期望。自2010年以来,每当中国加强对稀土行业的管理时,就被扣上干预市场、违反WTO规则的帽子。源于此,稀土行业人士对中国稀土协会这家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同地位的全国一级协会抱有极大的期望。期望中国协会协会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进行行业自律”、“组织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企业、行业和国家的利益,保障稀土行业正常生产秩序和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行业人士对于成立中国稀土协会的迫切心情。
  稀土隶属有色金属行业分支,似乎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会存在无可厚非,但由于稀土行业的特殊地位和其重要性,但国家似乎还是倾向于建立中国稀土协会这个全国一级协会来维护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
  实际上,在中国稀土协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的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申请成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土分会这个二级分会也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国资委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的相关材料,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申请理由”包括:“特别是国家2009年建立的稀有(含稀土)金属管理部级联系机制,我协会作为唯一参与此项工作的行业组织,在政府的决策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谋作用”。
  至于中国稀土协会挂牌正式成立一事,似乎只能指望明年了。
  
结语
 
 用无言的结局来概括稀土行业的2011年实属无奈,泡沫生,泡沫灭,似乎只在一瞬间,但笔者更愿意看到的是稀土行业的健康发展,稀土价格真正回归理性。我们似乎更期待2012年的稀土行业,更健全的政策法规、中国稀土协会的正式莅临、几大央企争霸大体尘埃落定,难道这一切不值得期待吗?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会员投稿 | 资料介绍 | 联系我们 | 百度 | 谷歌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2号
地址:四川绵阳市105信箱(绵阳市高新区滨河北路西段268号) 邮编:621000 电话:0816-2868138 0816-2868139
技术支持:绵州网络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