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会员账号:
会员密码:
会员服务
客服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②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让稀土回归"稀"土
[发布日期:2011-10-18  点击次数:1608]

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2011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共计15738吨,该数字较去年第二批配额7976吨增加约97.3%。

近乎一倍的配额提升,是中国基于保护环境和可用尽资源、维持可持续发展,并切实考虑全球稀土供应与需求的情况下,做出的积极努力。但是,美国和欧盟一些官员却似乎摘不下暗色眼镜,认为中国对稀土的供应仍"不充分""扭曲了市场"

平心而论,这些观点的逻辑有失片面,既站不住脚,也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公平原则。

稀土,顾名思义即"稀少的土",这是历史遗留的名称。人类从18世纪末陆续发现这些通常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元素,因其稀少而称之为稀土。稀土是制造高科技和军工产品的关键原料,有工业维生素之称,被视为战略性资源。

目前中国稀土出口居全球之首,然而长期以来并没有获益多少。中国的稀土供应量约占全世界供应量的30%,其出口量却占全球总量的80%到90%。照此下去,中国的稀土储量仅能维持15年至20年,以后就要依赖进口。

稀土的无序开采还造成令人怵目惊心的环境损害。稀土开采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药剂,所排出的大量废水因此处理起来代价昂贵。在中国,每提取一吨稀土资源就会留下2000吨以上的尾砂污染。

环境成本过高,加之中国稀土长期廉价,竟然形成西方国家纷纷关闭自己的稀土矿,转而廉价购买和囤积中国稀土的怪象。

事实上,这几年中国稀土出口基本满足了国际市场的合理需求。这表明,中国寻求的不是限制稀土的出口,而是奉行既满足国际市场对稀土的合理需求,又能保护本国的环境与资源的双赢战略。

物以稀为贵,既然是稀缺资源,稀土的开采和供应就应该遵循合理有序并且符合价值规律的原则。当下出现的稀土问题,就中国的开采和出口而言,是一个科学治理、长远发展的过程;就全球市场供需而言,是一个回归合理、谋求共赢的过程。

让稀土回归""土,稀土才能长久地造福全人类。

稀土不是土,而是17种彼此相似、很难分离的稀有金属总称,在现代工业中它被称为"工业味精""中国稀土之父"、中科院院士徐光宪解释说:"稀土有着非常奇特的光、电、磁、催化和生理作用,只要使用一点点,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家电,在军工、高科技领域也有重要用途,比如为导弹提供更为精准的制导系统。可以说,稀土与国防安全和国家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

我国的稀土政策绝不仅仅是应对西方的一种反应,而是出于长期的战略考虑。"

中国稀土的廉价,曾迫使世界各地的许多稀土矿都关门大吉。这固然是商业竞争的结果,但其中也不乏西方国家一些战略考量的因素。日美等国近期的高调行动背后,就有这样一些事实: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不仅用来满足生产需要,还进行战略储存;美国占世界稀土储量的13%却不开采,一直廉价进口中国的稀土。中国只占全球30%的稀土储备却提供了全球90%的贸易量。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20年,未来可能需要进口。

邓小平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然而时至今日,很多人仍不理解这一说法背后的战略深意。"

很多人知道:稀土不是一般性资源,而是战略性资源。

然而现实却是,人们仅仅看到了稀土作为普通商品的属性。据说,我国的稀土储量曾一度占世界总储量的近80%,但是经过多年开采,现在只剩36%,等于是白白浪费了许多战略资源。当然,最初以稀土换外汇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但如果不改弦更张,就是愚蠢!

更何况,稀土的问题不仅仅在出口上。(我国)稀土的开采,走的是'纯消耗型'路线,并非良性的'资源开发'。我国拥有先进的稀土冶炼、分离、提纯技术,但稀土功能材料的核心专利基本被国外垄断,因此,我国稀土出口一直以原料型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深加工技术远远落后于美、日等国。以目前产值最大的产品钕铁硼永磁体来说,我国相关生产企业有两百多家,但是获得国际专利授权的只有五家,有资源优势却没有应用优势,中国在国际钕铁硼市场没有发言权。中国在以低廉的价格向全世界供应稀土的同时,还牺牲了自己的环境,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介绍,用池浸工艺每开采一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此外,中国稀土市场还存在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浪费严重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稀土的走私相当猖獗,去年稀土的走私量达2万吨,是全年出口量的1/3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决心规范稀土市场秩序。这种正常做法,却被西方视为"稀土战"的信号。

一般的商品都有一个'需求顶点,但稀土不是这样。科技产品,你永远不知道它的产出顶峰在哪里,你也无法预测在未来稀土还能做什么,它的应用前景太广阔了!同时,这当中也有个'需求弹性'的问题,稀土在现代工业中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需求弹性非常小。所以我们可以说--国际社会对稀土有着近乎无限的,而且是刚性的需求,而供给则非常有限且集中。正因如此,具有垄断地位的供给方也应该有近乎无限的定价权力。"

然而目前,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国际博弈水平只能算差强人意。虽然稀土在高精尖的科技领域不可或缺,但就整个能源市场来讲,它占的份额还比较小,不至于影响到整个能源市场。二是国际话语权取决于一个国家实力的方方面面,单就稀土的话题,还说不上有多么大。稀土是造成双边关系或周边局势波动的一个因素,就今年夏末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来看,稀土只是众多议题中的一个,稳定金融秩序、加强合作等,都是很重要的议题。

稀土,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并不遥远,从每天要用的彩电、冰箱、电脑,到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可以说,人们享受的科技产品,几乎都离不开稀土。即便是普通人,也应该问一个问题:如果没了稀土,或者稀土资源完全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中国该怎么办?

掌握定价权,实际上还是要看内功。一味通过控制出口来提高价格不是长久之计,更重要的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附加值,还应该研究如何更好地运用战略资源、使稀土发挥最大的效用。"

如果说自2006年开始的减少出口、提高价格是一个信号,那么200911月工信部审议通过的《20092015年稀土工业发展规划》,就将稀土产业提升到了战略高度。2010年年初,拥有稀土储量世界第一的"白云鄂博矿"的包钢宣布实施"稀土原料产品战略储备"。这相当于打响了中国重夺稀土定价权的第一枪。

未来五年,稀土深加工行业将继续得到扶持

赣州,拥有全球中重稀土的80%。当昔日只能卖出"白菜价"的稀土变得奇货可居时,谁握有矿源,谁就掌握了这个行业的命脉,以及巨大的利润空间。

一场从2000年持续至今的赣州稀土资源大整合,至今已基本告一段落。最终,地方国企赣州市稀土矿业公司掌控了当地绝大部分矿源,并成为雄踞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分配者"

不过,时至今日,当地仍有众多"非国资"的采矿者游走在规则的边缘,并努力寻求生存空间。虽然已被定义为"非法",但它们依然无法割舍巨大的利益诱惑。

上收"采矿权"

赣州市从2000年就开始着手的稀土资源的整合工作,已被市场证明为"先见之明"。正是由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掌握了赣州境内绝大部分的稀土资源,才使得赣州在这场南方稀土整合中,获得了与五矿、中色、中铝等央企巨无霸谈判的筹码。

何昌洪称,这一举动将分散在各处的稀土采矿权证,都收到县稀土公司手中,县稀土公司成为法律形式上的采矿权人。而除了这8个稀土资源县以外,赣州市下属其它县市的稀土矿都被要求关闭,禁止开采。"这是出于保护稀土资源的考虑,把其它县的稀土资源先保护起来,等到日后再开采。"

在这次整合后,上述8个稀土资源县从2000年就开始拥有的88本采矿权证,一直到今天,都是赣州市内仅有的合法采矿权证。之后11年间,赣州再也没有批准过新的采矿权证。

200412月,赣州市国资委又牵头成立了赣州市稀土矿业公司,将赣州市下属8个县级稀土公司的采矿权全部注入其中。之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对全市稀土矿山行使采矿权人权利,负责对赣州市内的稀土矿产资源实行统一开采。

7月初,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副总经理、赣州稀土行业协会会长赖兆添告诉记者,在原矿开采环节,该公司的职责是,每年根据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局下达的总量,再结合赣州市稀土分离企业的产能和省报情况,经综合考虑后,向各县级稀土公司下达开采指标,然后再由各县级稀土公司将指标分配到各稀土矿开采企业。

不过,时至今日,赣州稀土矿业公司还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司"。虽然,现在赣州市所有稀土矿"名义上"的采矿权人都是赣州稀土矿业公司,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开票公司",相当于一个空壳,除了拥有采矿权证以外,自身并不具有采矿能力。而现在持证进行稀土矿开采的公司,就是在2000年时被上收了采矿权证的那些企业,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实际上是以"劳务承包"的形式,把矿山承包给这些公司开采,这些公司则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处赚取劳务费。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控制了整个赣州的稀土矿的销售和管理,赣州市所有稀土矿产品的销售,都必须经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统一调拨。任何矿山企业和分离冶炼企业,都不得绕开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私自进行矿产品的购销活动。

而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控制稀土销售的办法,便是在稀土矿区出口处设立了"稀土矿产品监督管理站"。所有的稀土原矿在销售时都要查验有关票据,对没有携带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发出的调拨单和准运证的产品,一律被视为违法、违规,将会遭到重罚。

据赣州市稀土行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介绍,赣州现在每年原矿的开采配额是1万吨,而现在赣州所有分离厂的分离能力总和已经达到4万吨。如果要保证稀土分离企业的正常运转,从省外获得稀土原矿是唯一的途径。否则,稀土分离企业只能转行或者关停。

赣州市新盛稀土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今年,赣州稀土矿业公司承诺调配给新盛稀土的原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到位,即使到位,也只够企业生产2个月。

不过,这位人士称,新盛稀土目前并没有购买来自外省的货源,因为,根据今年新出台的规定,从外省购买稀土原矿属于非法,南方各省之间出于保护自身稀土资源的考虑,禁止稀土原矿在跨省之间的自由贸易。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会员投稿 | 资料介绍 | 联系我们 | 百度 | 谷歌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分会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2号
地址:四川绵阳市105信箱(绵阳市高新区滨河北路西段268号) 邮编:621000 电话:0816-2868138 0816-2868139
技术支持:绵州网络 [后台管理]